乱码出现原因及其恢复方法

乱码出现原因及其恢复方法

相信大家在日常生活中,都见过类似下面的这些类似的字符串:

1
2
3
涔辩爜鍑虹幇鍘熷洜鍙婂叾鎭㈠鏂规硶
ツメツ・ヨヤュメーニ莉ヨクエキスキィ
ÂÒÂë³öÏÖÔ­Òò¼°Æä»Ö¸´·½·¨

上面这种,看起来不明所以的内容,通常被称作乱码。那么乱码是如何产生的,并且如何修复呢?我们接下来就一步步对此进行解释

编码规则

字符串,本质上都是一个字节一个字节的数据,连在一起存储的。而要将这些数据显示在屏幕上,则需要按一种编码规则进行解析。

ASCII

ASCII编码是最容易理解的。ASCII编码因为每个字符仅占用7bit,所以最多只能存储127个字符,而每个字符都有唯一的一个数字与其对应

例如:

具体对应规则,可以在网上搜索ASCII 码表查看

按照这种规则,一串hello,用16进制数据表示就是68 65 6C 6C 6F

GB2312

因为ASCII只能显示127个字符,远远不能满足中文字符的显示需求,所以中国国家标准总局于1980年发布了国家标准代码 GB 2312 标准(目前最新标准为 GB 18030

简单来说,在这套编码规范下,每个中文字符可以由2个字节表示,例如:

同时,因为ASCII编码下每字节使用了7bit0x00-0x7f),GB2312为了对其进行兼容,规定每个中文字符的高位字节(第一个字节)使用0xA1–0xF7的范围,避开了ASCII编码使用的区域。

也就是说,想下面的一串混用了中英文的数据,也可以正常被解析并显示出来:

1
2
3
B2 E2 CA D4 31 32 33 B2 E2 CA D4
实际内容:
B2 E2(测) CA D4(试) 31(1) 32(2) 33(3) B2 E2(测) CA D4(试)

UTF-8

UTF-8可以使用1-4字节来表示字符,因为其兼容性强,可以对Unicode字符集中的所有有效编码点进行编码,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编码标准。

GB2312一样,UTF-8同样兼容ASCII编码。只是UTF-8GB2312包含了更多字符,并且每种字符的字节数并不是完全固定的。由于编码规则比较复杂,这里不作具体解释,只会举例说明:

其他编码

除了GB2312UTF-8ASCII编码,还有许多编码标准,他们大部分互不兼容。

存储和传输字符串数据

数据都是要进行存储和传输的

存储

微软使用BOM 头这种技术来为纯文本文件标记其编码,这样打开文件时就可以用正确的编码进行解析。

而大部分Linux不使用类似技术,所以读取后只能靠猜测,或强行指定,来进行显示。

传输

传输不仅指字符串数据在互联网上的传输,也包括了在各类函数调用过程中的传输。这类操作通常都不会带有字符编码标准的标记,一般靠直接指定编码来解决。

产生乱码

聪明的你应该已经想到了,如果一串某编码的数据,被人使用另一种编码标准进行解析,那么得出的结果几乎一定是错误的。

比如测试解析结果这几个字,我们使用UTF-8编码,得到下面16进制数据:

1
E6B58BE8AF95E8A7A3E69E90E7BB93E69E9C

如果,收到这些数据的人尝试使用GB2312编码来显示,那么结果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乱码了:

1
娴嬭瘯瑙f瀽缁撴灉

上面的过程就是典型的乱码形成过程

修复乱码

乱码是否可以还原?答案是肯定的,只需要按乱码形成时的操作反过来做一遍就可以恢复了。但是有些编码中会出现?这种无法解析显示的数据,这部分数据就完全丢失了。

一般的乱码修复操作,就是把各种编码可能性都试一遍,看哪个结果可靠,那么就是原始内容。

这里推荐使用开源的工具 llcom (llcom.papapoi.com),来进行乱码恢复工作

我们用上一节生成的乱码数据作为例子,尝试修复:

可以看到可靠的结果已经显示出来,修复成功

避免乱码

建议在写代码时统一使用UTF-8编码,这是目前互联网的最主要的编码形式

如果是资源占用紧张,但依旧需要中文显示的地方,可以考虑使用GB2312编码存储数据

上次更新 2021-01-28